地暖是北方采暖一种常见的供暖方式。根据所使用的装置的不同,地暖也分为好几种类型。纵观近几年的民用采暖,有2种地暖比较流行,一是空气能水地暖二是电地暖。
空气能水地暖很好理解,使用空气能热泵制取热水,热水由热泵通过管道输送至地暖层内。热水在地暖层内不断循环,向屋内释放热量,以达到供暖的目的。而电地暖则是以发热电缆作为主题,电缆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热辐射的形式提升室内温度。
两种地暖,使用效果不同,消费者自然也就会拿来进行对比。而作为地暖,升温时间显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究竟哪种地暖升温更迅速呢?
我国资深空气能企业雅天的一位技术工程师给笔者做了详细的分析解释。他首先科普了一个概念——单位采暖面积的供热负荷。单位采暖面积的供热负荷是决定升温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举个例子,在同样的面积下,如果A的供热负荷是50w,B的供热负荷是100W,那么显然后者升温更快。
而空气能热泵供暖,在设计选型的时候,供热负荷通常比电采暖更大。因为电地暖系统在供暖时需要长时间消耗大量电能,但是大部分住宅的入户总电负载有限制,系统的总功率有一定的上限,所以电地暖供暖负荷比较小,有时候放热无法与空气能水地暖相比。所以,抛开具体的环境来分析两者的升温速度,并不合理。总的来说,在某些情况下,空气能水地暖的供暖速度并不弱于电地暖。
雅天技术人员还强调,空气能热泵从空气中吸收低品位热能,再利用水流做二次换热,其实对设备的升温速度没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恰恰是这样的制热原理,让空气能够热泵具备了比电采暖设备更高的制热能效比而已。电地暖,因为遵循“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制热,制热能效比COP只有0.95左右。而空气能热泵,因为自身并不产热,只是热量的“搬运工”,所以制热能效比最高可以达到4.0。即使是面对极端的低温环境,COP也有可能达到2.0,与电采暖对比,节能效果更明显。